炎黄中文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字典

揭字的意思

揭朗读[ 常用字 ] [ 姓 ]
读音jiē
拼音jie
注音ㄐㄧㄝ,ㄑㄧˋ
部首扌部 异体字 ? ? ? ?
总笔画12画 结构左右 简繁对应 五笔RJQN
部外笔画9 吉凶 仓颉QAPV 郑码DKRY 四角56027 电码2263 区位2950 笔顺编号121251135345
笔顺读写横、竖钩、提、竖、横折、横、横、撇、横折钩、撇、点、竖折/竖弯统一码63ED - 44588
笔顺

英汉翻译

raise,lift up,surname

基本解释

[ jiē ]

1. 把盖在上面的东西拿起,或把粘合着的东西分开:揭锅。揭幕。

2. 使隐瞒的事物显露:揭露。揭发。揭底。揭穿。揭短。揭晓。

3. 高举:揭竿而起。

4. 标示:揭橥(zhū)(本是作标记的小木桩,引申为标志。亦作“揭著”)。揭示。

5. 扛,持。

6. 姓。

康熙字典

揭【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居謁切,音訐。《說文》高舉也。或作

《唐韻》基竭切《集韻》《韻會》丘傑切,音朅。義同。或作担。

作拮。

與偈通。車疾貌。《王應麟·詩攷》韓詩,匪車揭兮,見漢書王吉傳。

《唐韻》渠列切《集韻》《韻會》《正韻》巨列切,音傑。與同。或作搩。《增韻》舉而豎之也。《前漢·項傳贊》揭竿爲旗。《張衡·西京賦》豫章珍館,揭焉中峙。

擔也,負也。《戰國策》馮煖于是乗其車,揭其劒。《史記·東方朔傳》數賜縑帛,擔揭而去。

姓。《前漢·功臣表》安道侯揭陽定。

《唐韻》《集韻》《韻會》其謁切,音碣。亦擔也。

長也。《詩·衞風》葭菼揭揭。

《集韻》《韻會》語訐切,音钀。義同。

《唐韻》居列切,音孑。揭起也。《詩·小雅》維北有斗,西柄之揭。

《大雅》顛沛之揭。《傳》揭,見根貌。《疏》樹倒故根見。《戰國策》唇揭者,其齒寒。《註》揭,猶反也。

啓事。今日揭帖。

《唐韻》《集韻》《韻會》去例切,音憩。亦高舉也。

褰衣涉水,由膝以下也。《詩·邶風》淺則揭。《爾雅·釋水》揭者,揭衣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涉冰揭河。

《集韻》其例切,音偈。揭陽,縣名。《前漢·地理志》南海郡揭陽縣。

丘言切。與攑同。亦舉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揭【卷十二】【手部】

高舉也。从手曷聲。去例切。又,基竭切

说文解字注

(揭)高舉也。見於詩者、匏有苦葉傳曰。揭、褰裳也。碩人傳曰。揭揭、長也。蕩傳曰。揭、見根皃。从手。曷聲。去例切。又基竭切。十五部。

揭的方言汇集

◎ 粤语:kit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iad5 yad5 [宝安腔] ket7 [客英字典] get7 giet7 [海陆丰腔] giet7 [梅县腔] jat7 [东莞腔] ket7 [台湾四县腔] giet7
◎ 潮州话:giah4(kiah) ,gig4(kik)[揭阳]gêg4(k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