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中文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字典

擿字的意思

擿朗读[ 生僻字 ]
读音tī,zhì,zhāi
拼音ti,zhi,zhai
注音ㄊㄧ,ㄓˋ,ㄓㄞ
部首扌部 异体字 ?
总笔画17画 结构左右 简繁对应 五笔RUMP 五行-
部外笔画14 仓颉QYYB 郑码DSLW 四角50032
笔顺读写横、竖钩、提、点、横、点、撇、竖、横折钩、横、竖、竖、横折、横、点、横折折撇、捺统一码64FF - 40587
笔顺

英汉翻译

to select,to pick out from,to discard

基本解释

1. 挑出:“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弹射飞鸟。”

2. 挑剔;指摘:“伏闻诸典校擿抉细微,吹毛求瑕。”

3. 指使:“卫将军(王)商密擿永令发去。”

4. 揭发:发奸擿伏(揭露隐秘罪恶)。

5. 搜索。

6. 探。

7. 剖开;分。

8. 捶。

zhì

1. 搔,挠。

2. 搔头,即簪子:“簪以玳瑁为擿。”

3. 古同“掷”,投掷:“擿玉毁珠。”

zhāi

1. 古同“摘”:“绿桑擿椹。”

康熙字典

擿【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集韻》《正韻》直隻切,音躑。《說文》搔也。《後漢·輿服志》簪以瑇瑁爲擿。《列子·黃帝篇》指擿無痟癢。一曰投也。《史記·刺客傳》荆軻廢,乃引首,以擿秦王。《註》與擲同。古字耳。《莊子·胠篋篇》擿玉毀珠,小盜不起。

《集韻》《正韻》他歷切,音剔。挑也。《前漢·宣帝紀》詔令三輔,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

《趙廣漢傳》發姦擿伏如神。《註》擿謂動發之也。或作硩。

《集韻》丁歷切,音的。義同。

磓也。

陟革切,音謫。取也。與摘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擿【卷十二】【手部】

搔也。从手適聲。一曰投也。直隻切

说文解字注

(擿)搔也。此義音剔。詩。象之揥也。傳曰。揥所以摘髮也。釋文云。揥勑帝反。摘他狄反。本又作擿。非也。擿音直戟反。按以許說繩之、則作擿爲是。擿正音他狄反也。以象骨搔首。因以爲飾。名之曰揥。故云所以擿髮。卽後人玉導、玉搔頭之類也。廣韵十二霽曰。揥者、揥枝整髮釵。許書無揥。从手。適聲。讀如剔。十六部。一曰投也。與上文投者擿也爲轉注。此義音直隻切。今字作擲。凡古書用投擲字皆作擿。許書無擲。

擿的方言汇集

◎ 粤语:tik1 zek3
◎ 客家话:[梅县腔] chit7 tit7 [台湾四县腔] tsiit7 zak7 [客英字典] chit7 tit7 [海陆丰腔] chit7 zak7 [陆丰腔] dit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