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画
  • 2画
  • 3画
  • 4画
  • 5画
  • 6画
  • 7画
  • 8画
  • 9画
  • 10画
  • 11画
  • 12画
  • 13画
  • 14画
  • 15画
  • 16画
  • 17画
  • 18画
  • 19画
  • 20画
  • 21画
  • 22画
  • 23画
  • 24画
  • 25画
  • 26画
  • 27画
  • 28画
  • 29画
  • 30画
  • 近反义词

    言不尽意的近反义词

    yánjìn

    言不尽意



    近义词:词不尽意意味深长书不宣意词不达意言外之意

    反义词:空洞无物言之无物言讷词直


    词语解释

    言不尽意[ yán bù jìn yì ]

    ⒈  语言不能表达思想的全部内容。《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晋欧阳建《言尽意论》:“世之论者以为'言不尽意'由来尚矣。”朱自清《诗文评的发展》:“原来我们的'求好'的艺术论渊源于道家,而道家不信赖语言,以为'言不尽意',所以崇尚'无端崖之辞'。”后多用为书信结尾套语,表示意有未尽。

    ⒉  魏晋玄学命题。与“言尽意”相对。三国魏荀粲等提出“言不尽意”说,认为“象外之意,系表之言”都是“藴而不出”的,所以“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秕。”见《三国志·魏志·荀彧传》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晋阳秋》。

    引证解释

    ⒈  语言不能表达思想的全部内容。

    《易·繫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晋 欧阳建 《言尽意论》:“世之论者以为‘言不尽意’由来尚矣。”
    朱自清 《诗文评的发展》:“原来我们的‘求好’的艺术论渊源于道家,而道家不信赖语言,以为‘言不尽意’,所以崇尚‘无端崖之辞’。”
    后多用为书信结尾套语,表示意有未尽。 宋 苏轼 《与范元长书》之二:“临纸哽塞,言不尽意。”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三折:“写就了也,我念一徧:不才妾 萧淑兰 病中作词一闋,词寄《菩萨蛮》,奉上文郎 云杰 翰座,谨望挽回春色。词不尽言,言不尽意。”

    ⒉  魏 晋 玄学命题。与“言尽意”相对。 三国 魏 荀粲 等提出“言不尽意”说,认为“象外之意,繫表之言”都是“藴而不出”的,所以“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粃。”见《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国语辞典

    言不尽意[ yán bù jìn yì ]

    ⒈  言语无法把所有的心意表达出来。今常用于书信的结尾,以表情深不尽之意。明·贾仲名。

    《易经·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萧淑兰·第三折》:「病中作词一阙,词寄菩萨蛮,奉上文郎云杰翰座,谨望挽回春色。词不尽言,言不尽意。」

    书不宣意

    言不尽意:成语接龙顺接


    言不尽意:相关造句[ 查看更多 ]


    1、当我写完“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时,才松了一口气,终于把这封信写完了。

    2、由于时间所限,他虽讲了好半天,还觉得言不尽意,很想继续讲下去。

    3、这篇文章虽然说理透彻,重点突出,但言不尽意,还需要修改。

    4、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不尽情,情不自禁地对你说声:我真的好想你!

    5、总认为4字5字的句子太短,往往有言不尽意的遗憾。

    成语结构

      [!--temp.cyheader--]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