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ó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2630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内容来源于:www.yhzw.cn
活姓主要源自:子姓。
活姓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贵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出自商王朝子姓的贵胄后裔,在历史上分衍有许多姓氏,诸如褚氏、孔氏、华氏、汤氏、殷氏、乐氏、时氏、穆氏、萧氏、戴氏、宋氏、梅氏、林氏、邓氏、子氏、索氏、屠氏、牛氏、边氏、瞿氏、鱼氏、向氏、匡氏、禄氏、活氏、那氏、相氏、桓氏、皇甫氏等,其中即有活氏。
该活氏一族,源出古活水两岸,以地名为氏。
在典籍《水经注》中记载:“活水,出壷关县东玷台下。”
活水,今称沟河,是发源并流经今山西省长冶市壶关县东部的太行山大峡谷,与河南省的林县隔河相邻,是著名的林县《红旗渠》水源之一。
商、周时期,活水流域属黎侯国,为冀州域。春秋时期,该地区属于晋国,“三家分晋”之后隶属于韩国的上党郡,后为赵国所夺。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黜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活水流域的壶关县以及林县归属于上党郡。
魏、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活水以北壶关县属并州上党郡,活水以南林县属汲郡。
隋、唐时期,活水以北属上党郡潞州,活水以南属魏郡相州。
宋、元时期,活水以北先后改属河东路昭德大都督府威胜军节度、晋宁路潞州,活水以南属中书省彰德路。
明、清时期,活水以北先后属于山西布政使司冀南道潞州、山西省安府,活水以南则属河南布政司彰德府。
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起,活水以北属山西省冀宁道,活水以南属河南省河北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活水以北的壶关县归属陕西省长治市管辖,活水以南的林州归属河南省安阳市管辖。
早在商王朝时期,活水两岸生息繁衍的住民中即有以地名为姓氏者,即称活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史称活氏正宗。
子姓活氏族人大多尊奉子履(商汤、成汤)为得姓始祖。
活姓第二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古女真族托活络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
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
满族托活络氏,亦称托和啰氏、托科罗氏、脱阔罗氏、托忒克氏,满语为TohoroHala,汉义“套马、把袋子驮在马背上”,世居虎尔哈乌拉(今黑龙江牡丹江)、叶赫(今吉林梨树)、喀穆(内兴安岭,今吉林小兴安岭喀穆尼峰)、奥里迷(今黑龙江鹤岗梧桐河流域)、毕歆(碧新,今俄罗斯比金西比金河口一带)、松花江、黑龙江沿岸诸地。
清朝中叶以后,满族托活络氏大多改为汉字单姓陶氏、托氏、妥氏等,亦有改汉字复姓为活络氏者,后又省文简改为单姓活氏、络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活姓第三个渊源:源于锡伯族,出自古锡伯族博活罗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锡伯族博活罗氏,亦称博霍罗氏,汉义“套马”,世居虎尔哈乌拉(今黑龙江牡丹江)、奥里迷(今黑龙江鹤岗梧桐河流域)、毕歆(碧新,今俄罗斯比金西比金河口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ohoroHala。
清朝中叶以后,锡伯族博活罗氏后多改为汉字单姓活氏、博氏、霍氏、罗氏、陶氏、托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壶关县:壶关县因以壶口为关而名,在今山西省长冶市东部太行山大峡谷旁,与河南省的林县相邻。商、周时期,壶关县属黎侯国,为冀州域。春秋时期属于晋国。三家分晋之后,壶关县属于韩国的上党郡,后为赵国所夺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壶关属上党郡。汉朝时期始建县称壶关县。壶关县虽老,但北魏以前多不在今县境内。魏、晋、十六国时期,属并州上党郡。北周建德七年(乙未,公元575年)属潞州。隋开皇元年(辛丑,公元581年)更名上党县,仍属上党郡。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并入上党县。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复置壶关县,属河东道上党郡潞州。北宋太平兴国元年(丙子,公元976年),改属河东路昭德大都督府威胜军节度。元大德九年(乙巳,公元1305年)为晋宁路潞州所辖。明朝初期,属山西布政使司冀南道潞州。清朝时期属山西省安府。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属山西省冀宁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壶关县属长治专区。1959年属晋东南专区。1974年属晋东南地区。1979年底属晋东南行署。1985年4月30日开始属长治市管辖。
壶关县地处太行山之巅,山岭巍峨连绵,地势险要,尤以东部桥上、鹅屋一带为著。该地陡山恶石,绝壁千丈,唯有东玷台下有一路通往河南,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为军事战略要地。全县地势由中部分别向西北、东南倾斜,山势东部陡峻,西北缓和,海拔一般在千米以上,普遍植差,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向有“干壶”之称。风景独特的紫团山位于壶关县东南树掌镇一带,苍翠蓊郁,景点众多。西南有真泽宫,始建于唐昭宗乾宁元年,现存望河楼、当尖楼、钟鼓楼、子孙殿、后宫殿等一百多间,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做工精细,殿堂气势宏伟。壶关县生产的陶器——缸,因其形正、质光、并有抗腐蚀性能而驰名,历史悠久,被誉为“壶缸”,是贮藏、酿造之佳品。
壶关堂:以望立堂,亦称壶口堂。
一、活huó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姓氏词典》引《金史》亦收,其注称:“金有活罗”。
二、活
综合: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
壶关县:壶关县因以壶口为关而名,在今山西省长冶市东部太行山大峡谷旁,与河南省的林县相邻。商、周时期,壶关县属黎侯国,为冀州域。春秋时期属于晋国。三家分晋之后,壶关县属于韩国的上党郡,后为赵国所夺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壶关属上党郡。汉朝时期始建县称壶关县。壶关县虽老,但北魏以前多不在今县境内。魏、晋、十六国时期,属并州上党郡。北周建德七年(乙未,公元575年)属潞州。隋开皇元年(辛丑,公元581年)更名上党县,仍属上党郡。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并入上党县。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复置壶关县,属河东道上党郡潞州。北宋太平兴国元年(丙子,公元976年),改属河东路昭德大都督府威胜军节度。元大德九年(乙巳,公元1305年)为晋宁路潞州所辖。明朝初期,属山西布政使司冀南道潞州。清朝时期属山西省安府。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属山西省冀宁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壶关县属长治专区。1959年属晋东南专区。1974年属晋东南地区。1979年底属晋东南行署。1985年4月30日开始属长治市管辖。
壶关县地处太行山之巅,山岭巍峨连绵,地势险要,尤以东部桥上、鹅屋一带为著。该地陡山恶石,绝壁千丈,唯有东玷台下有一路通往河南,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为军事战略要地。全县地势由中部分别向西北、东南倾斜,山势东部陡峻,西北缓和,海拔一般在千米以上,普遍植差,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向有“干壶”之称。风景独特的紫团山位于壶关县东南树掌镇一带,苍翠蓊郁,景点众多。西南有真泽宫,始建于唐昭宗乾宁元年,现存望河楼、当尖楼、钟鼓楼、子孙殿、后宫殿等一百多间,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做工精细,殿堂气势宏伟。壶关县生产的陶器——缸,因其形正、质光、并有抗腐蚀性能而驰名,历史悠久,被誉为“壶缸”,是贮藏、酿造之佳品。
壶关堂:以望立堂,亦称壶口堂。
一、活huó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姓氏词典》引《金史》亦收,其注称:“金有活罗”。
二、活
综合: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
一、活huó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姓氏词典》引《金史》亦收,其注称:“金有活罗”。
二、活
综合: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
壶关县:壶关县因以壶口为关而名,在今山西省长冶市东部太行山大峡谷旁,与河南省的林县相邻。商、周时期,壶关县属黎侯国,为冀州域。春秋时期属于晋国。三家分晋之后,壶关县属于韩国的上党郡,后为赵国所夺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壶关属上党郡。汉朝时期始建县称壶关县。壶关县虽老,但北魏以前多不在今县境内。魏、晋、十六国时期,属并州上党郡。北周建德七年(乙未,公元575年)属潞州。隋开皇元年(辛丑,公元581年)更名上党县,仍属上党郡。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并入上党县。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复置壶关县,属河东道上党郡潞州。北宋太平兴国元年(丙子,公元976年),改属河东路昭德大都督府威胜军节度。元大德九年(乙巳,公元1305年)为晋宁路潞州所辖。明朝初期,属山西布政使司冀南道潞州。清朝时期属山西省安府。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属山西省冀宁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壶关县属长治专区。1959年属晋东南专区。1974年属晋东南地区。1979年底属晋东南行署。1985年4月30日开始属长治市管辖。
壶关县地处太行山之巅,山岭巍峨连绵,地势险要,尤以东部桥上、鹅屋一带为著。该地陡山恶石,绝壁千丈,唯有东玷台下有一路通往河南,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为军事战略要地。全县地势由中部分别向西北、东南倾斜,山势东部陡峻,西北缓和,海拔一般在千米以上,普遍植差,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向有“干壶”之称。风景独特的紫团山位于壶关县东南树掌镇一带,苍翠蓊郁,景点众多。西南有真泽宫,始建于唐昭宗乾宁元年,现存望河楼、当尖楼、钟鼓楼、子孙殿、后宫殿等一百多间,整个建筑结构严谨,做工精细,殿堂气势宏伟。壶关县生产的陶器——缸,因其形正、质光、并有抗腐蚀性能而驰名,历史悠久,被誉为“壶缸”,是贮藏、酿造之佳品。
壶关堂:以望立堂,亦称壶口堂。
一、活huó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姓氏词典》引《金史》亦收,其注称:“金有活罗”。
二、活
综合: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
其他姓氏
[ 活 ]字的同音字 - [ huo ]
[ 活 ]的同部首字 - [ 氵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