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中文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huà ]

读音:huà

拼音:hua

简繁:畫

五笔:GLBJ

五行:土

部外:暂无

五笔:GLBJ

笔画:8画

吉凶:吉

仓颉:MUW

结构:半包围

郑码:AKZI

四角:10772

区位:2713

统一码:753B

异体字:畫,畵,?,?,?,?,?,?,?

英汉互译:a painting,picture,drawing,to draw

笔顺:横、竖、横折、横、竖、横、竖折/竖弯、竖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558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yhzw.cn

起源

画姓主要源自:姬姓、姜姓、芈姓。

画姓画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期定界官员画司,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画,古文为“?”字,在西周时期就是指“划定界线”。在典籍《说文解字》中解释:“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凡画之属皆从画。”在史籍《左传·襄公四年》中也记载:“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岛。”这里的“画”,就是“划分”,分定界线的意思。在西周初期确立的分封制和井田制度,都要由指定官吏大夫负责按周王朝旨意今定土地及势力范围的划分,其官称为“画司”,亦称“画史”或“画吏”,其后各诸侯国亦设有该类官职,负责对封赐给各级贵族、士大夫的土地、城邑划定界线。

画司的后裔子孙,有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画氏。

画姓画姓起源二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子山的封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姜子山的封邑在画邑,亦称澅邑,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个邑,因境内有澅水而得名。在史籍《史记·田单传》中记载:“燕之初入齐,闻画邑人王蠋贤。”这在典籍《正义》中有注释:“云:戟里城在临湽西北三十里,春秋时棘邑。又云澅邑,蠋所居卽此邑,因澅水为名也。”按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临淄县志》的记载:“画邑,春秋时为棘邑,齐大夫子山之邑也。田和篡齐后,改棘为画,在西安城东南。”即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桐林村西南一带。

齐国大夫姜子山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画氏,史称画氏正宗。

画姓画姓起源三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冶金画匠,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画匠,楚简伤记载为“?匠”,《春秋公羊传》中则记载为“划匠”,指专门制造“锥刀”的工匠。在春秋乃至战国时期,荆楚、商宋、淮陈一带的诸侯国,皆称“锥刀”为“?”或“划”,将制作工匠称“画匠”,非指绘画艺人。

画匠,或称?匠,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职业称谓为姓氏者,称画氏、划氏。

画姓画姓起源四

源于官位,出自东汉时期朝廷画室官制,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画室,为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所设置的官名。在史籍《后汉·百官志》中记载:“画室署长一人,秩四百石,黄绶。”从汉光武帝开始,东汉朝时期,帝王们都附庸风雅,因此在少府下属设有黄门署长、画室署长、玉堂署长各一人,署长由太监担任,负责管理画室内的“黄门画者”和“尚方画工”,汉元帝时的著名画工毛延寿就是当时的“黄门署长”。汉明帝时期又“别开画室”,并“别立画官”,于是天下之艺云集。汉朝宫廷画苑的设立,加之帝王们的雅好和社会上流行的艺术风尚,使得以天地山水、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大量产生。黄门署长专门负责皇家画事,画室署长兼或负责社会画事,玉堂署长主要负责内宫和庙堂祭祀画事。

画室内诸画者、画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或职业称谓为姓氏者,称画氏。

画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多源流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多以滑州为郡望。

今河南省的滑县道口镇南街村和顺南村,江苏省的徐州市等地,均有画氏族人分布。

滑州:即今河南滑县,其名始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其“滑”字,盖因滑台城而得名。在文献《重修滑县志》中记载:“周公次八子伯爵封于滑,为滑伯。”滑伯本姬姓,后裔改为滑氏。在史籍《元和志》中记载:“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临河有台,故曰滑台城。”在典籍《水经注》中则说:“旧说,滑台人自修筑此城,因以名焉。”秦、汉之时,滑境称白马县,隶属于东郡。隋朝至明朝初期,滑县称滑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废白马县入滑州。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滑州为滑县。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滑县改属于河南卫辉府。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裁并府、州,滑县隶属豫北道。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改属河南省第三行政区划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1月,县政府自万集村迁至道口镇,隶属平原省濮阳专区。1952年11月,平原省撤消,滑县复归河南省,仍属濮阳专区。1986年2月,滑县改属于安阳市。2014年正式列入河南省十个省直管县之一。

滑州堂:以望立堂,亦称滑邑堂、滑台堂。

一、(畫)huà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陕西之韩城、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於《姓苑》。

二、(畫)

画姓分布:河南汤阴、浚县、台湾高雄等地均有此姓。

画姓起源:春秋时齐大夫食邑于画邑(故城在今山东临淄西北2里),因以为氏,见《风俗通》。亦见《姓苑》。

画姓名人:

画芳,明时胶州人,正德中任江西宜黄县知县。

历史名人

画姓古代名人

画芳明朝,胶州人(今山东胶州)。著名江西宜黄知县。

郡望

滑州:即今河南滑县,其名始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其“滑”字,盖因滑台城而得名。在文献《重修滑县志》中记载:“周公次八子伯爵封于滑,为滑伯。”滑伯本姬姓,后裔改为滑氏。在史籍《元和志》中记载:“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临河有台,故曰滑台城。”在典籍《水经注》中则说:“旧说,滑台人自修筑此城,因以名焉。”秦、汉之时,滑境称白马县,隶属于东郡。隋朝至明朝初期,滑县称滑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废白马县入滑州。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滑州为滑县。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滑县改属于河南卫辉府。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裁并府、州,滑县隶属豫北道。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改属河南省第三行政区划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1月,县政府自万集村迁至道口镇,隶属平原省濮阳专区。1952年11月,平原省撤消,滑县复归河南省,仍属濮阳专区。1986年2月,滑县改属于安阳市。2014年正式列入河南省十个省直管县之一。

滑州堂:以望立堂,亦称滑邑堂、滑台堂。

一、(畫)huà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陕西之韩城、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於《姓苑》。

二、(畫)

画姓分布:河南汤阴、浚县、台湾高雄等地均有此姓。

画姓起源:春秋时齐大夫食邑于画邑(故城在今山东临淄西北2里),因以为氏,见《风俗通》。亦见《姓苑》。

画姓名人:

画芳,明时胶州人,正德中任江西宜黄县知县。

姓氏源流

一、(畫)huà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陕西之韩城、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於《姓苑》。

二、(畫)

画姓分布:河南汤阴、浚县、台湾高雄等地均有此姓。

画姓起源:春秋时齐大夫食邑于画邑(故城在今山东临淄西北2里),因以为氏,见《风俗通》。亦见《姓苑》。

画姓名人:

画芳,明时胶州人,正德中任江西宜黄县知县。

堂号

滑州:即今河南滑县,其名始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其“滑”字,盖因滑台城而得名。在文献《重修滑县志》中记载:“周公次八子伯爵封于滑,为滑伯。”滑伯本姬姓,后裔改为滑氏。在史籍《元和志》中记载:“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临河有台,故曰滑台城。”在典籍《水经注》中则说:“旧说,滑台人自修筑此城,因以名焉。”秦、汉之时,滑境称白马县,隶属于东郡。隋朝至明朝初期,滑县称滑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废白马县入滑州。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滑州为滑县。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滑县改属于河南卫辉府。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裁并府、州,滑县隶属豫北道。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改属河南省第三行政区划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1月,县政府自万集村迁至道口镇,隶属平原省濮阳专区。1952年11月,平原省撤消,滑县复归河南省,仍属濮阳专区。1986年2月,滑县改属于安阳市。2014年正式列入河南省十个省直管县之一。

滑州堂:以望立堂,亦称滑邑堂、滑台堂。

一、(畫)huà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陕西之韩城、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於《姓苑》。

二、(畫)

画姓分布:河南汤阴、浚县、台湾高雄等地均有此姓。

画姓起源:春秋时齐大夫食邑于画邑(故城在今山东临淄西北2里),因以为氏,见《风俗通》。亦见《姓苑》。

画姓名人:

画芳,明时胶州人,正德中任江西宜黄县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