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中文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chǎn ]

读音:chǎn

拼音:chan

简繁:闡

五笔:UUJF

五行:火

部外:暂无

五笔:UUJF

笔画:11画

吉凶:暂无

仓颉:LSCWJ

结构:半包围

郑码:TLKE

四角:37506

区位:1891

统一码:9610

异体字:闡,閳,?,?

英汉互译:explain,clarify,elucidate

笔顺:点、竖、横折钩、点、撇、竖、横折、横、横、横、竖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2545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yhzw.cn

起源

阐姓阐姓起源一

源于地名,出自战国时期鲁国阐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左传·哀公八年》记载:“夏,齐人取讙及阐。阐在东平刘县北。”左丘明在《春秋左氏传》中记载的“东平刘县”,即今山东省的泰安市宁阳县古堽城,春秋时期为鲁国的阐邑,至战国初期更名为“刚”。在秦庄襄王嬴异人(嬴子楚)元年(楚考烈王十三年,鲁顷公姬雠二十四年,公元前249年),楚考烈王诏派春申君黄歇发动了击灭鲁国之战,刚邑归了齐国。

秦王嬴政二十六年(田齐王田建四十四年,公元前221年),秦王发动吞灭齐国之战,统一中国,称秦始皇,仅留下一城之地的卫国。灭齐国之后,刚邑列属秦朝的东平郡。刚邑历秦至汉,在汉朝初期起设置为刚县。王莽于居摄元年(公元6年)开始篡汉后改其名为柔县。直至北魏王朝其地属“东平国”,后改“刚平”,亦作“冈城、堽城”。刚平为县制地名用了一千多年,仅在北魏王朝就用了一百四十八年。到了唐末五代初期,后梁太祖朱全忠(朱温)在堽城以野王令于(公元907年)正式称帝,三年后的后梁开平四年(公元910年),后梁太祖在雪埠山(今张果老山)被后来的后唐庄宗李存勖击败,遂将都城迁徙,居然一夜之间就趁西流汶水船运至郓城,故有“拆了堽城,建了郓城”之说。

当年在楚国灭鲁国后,居于阐邑的住民中即有以地名为姓氏者,称阐氏,世代相传至今,其姓氏读音作dǎn(ㄉㄢˇ)。

阐姓阐姓起源二

源于西南夷,出自秦、汉时期古西羌族阐氏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史籍《后汉·郡国志》中记载:“益州越巂郡阐。”益州,大体包括今云南和四川地区,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以邛都为越巂郡国,即今四川省西昌市东南部一带地区。

汉朝时期称古夷人为阐族,其主要民族成分为古羌、氐族的一支,后分别被东突厥族、后突厥族控制。汉成帝刘骜于河平元年(公元前27年)发动攻灭夜郎国之战,收服夜郎设置了牂柯郡以后,阐族迅速被汉化,其中有以部族名称为姓氏者,称阐氏,其姓氏读音作tiàn(ㄊㄧㄢˋ)。

阐姓阐姓起源三

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西突厥族绍阐氏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后汉·班固传》记载:“厥有氏号,绍天阐绎者。”汉朝末期至南北朝时期之际,中亚民族中的一支突厥民族崛起,活动于西域地区,汉王朝西域长史班固即有以记载,其部落中有绍天阐氏族,时称绍阐氏,为突厥民族中较早成为部落集团的成分之一。突厥民族至隋、唐朝之际发展至颠峰。在唐朝初期,东突厥前汗国为唐军大将李靖所破,后突厥汗国为回纥首领怀仁可汗所灭,最后的西突厥汗国为唐军大将苏定芳所灭,其突厥各部的后裔子孙分布在土耳其、阿塞拜疆、塞浦路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中国的新疆等地区生息繁衍,今总人口有一亿四千万人左右。

唐高宗李治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大将军苏定方灭西突厥后,唐王朝将突厥各部遗民分迁入中原予以管辖,其中的绍阐氏部落被圈居于山西平遥与汉族民众杂居地区,后迅速被被汉化,逐渐分播于各地。其中有以先部落名称为姓氏者,称绍阐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邵氏、阐氏、天氏者,阐氏按古突厥语谐音读音作tiàn(ㄊㄧㄢˋ)。

阐姓阐姓起源四

源于回族,出自元、明时期西域蒙古徒单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回族中的阐氏,出自单氏所改,实际源出女真族徒单氏。徒单氏,是金国时期辽王完颜·宗干(完颜·斡本)的正室亨妃,没有子嗣。完颜·宗干的次妃李氏生长子完颜·充,后封郑王,三妃大氏生三个儿子,长子就是海陵王完颜·亮。正室徒单氏和三室大氏情同姐妹。郑王完颜·充喜欢嗜酒,徒单氏常予以责怒,并因此而十分厌恶完颜·充。但徒单氏却极喜爱完颜·亮。完颜·亮即位为海陵王后,奸淫了徒单氏的侍婢高福娘,并派高福娘侦伺太后徒单氏的动静,随时奏报。后来,太后徒单氏因与即将出征的枢密使仆散·师恭多说了几句,海陵王便怀疑太后与外臣有密谋,遂将徒单氏杀死。完颜·宗干的正妃徒单氏,其族因主母而荣,族人将其部称为徒单部,皆称徒单氏。蒙古灭金国后,至元朝时期,徒单部融入蒙古族,属元朝安西王孛儿只斤·阿难答一族之属。在安西王率元朝军队进驻青海地区后,改奉信仰伊斯兰教,其部众亦被强令改信回回教。以后的西平王孛儿只斤·奥鲁赤、威武西宁王孛儿只斤·出伯及其后裔世袭西宁王孛儿只斤·速来蛮的部众等,也多信仰伊斯兰教,并转化为回族。这在回族史上称其为“蒙古回回”、“夷回”、“回鞑”等。在元朝后期,地处中亚地区和新疆南疆及青海西部的察合台汗国蒙古族和其他民族,也都随孛儿只斤·答儿麻失里可汗在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改奉伊斯兰教,转入回回民族。

为了与察合台汗国的回族在世系上有所区别,徒单氏回族将已经汉化的单氏加“门”部首改为“阐”,称阐氏,以示先入为回,早就在教,读音仍为shàn(ㄕㄢˋ),是姓氏字增加笔画后读音不改的特例之一。目前阐氏回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

阐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未列入当局“内政部”民政总署在公元2005年(民国九十四年)2月28日对台闽地区姓氏进行的统计,多以东平、牂柯、太原、张掖为郡望。

东平郡:西汉宣帝甘露二年(己巳,公元前52年),改大河郡为东平国。南朝宋改为郡,治所在无盐(今山东东平)。辖七县,包括今山东济宁、东平、汶上、梁山、泰安等地。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废黜。北宋朝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以郓州为东平府,治所在须城(今山东东平)。明、清两朝为州。民国时期废州改为县。

牂柯郡:亦称播州,即今贵州省的遵义地区。古代时期,为西南部的一个割据政权,公元前八~前五世纪前后的春秋时期,现在的遵义市所辖地域,先后或分别属于牂柯、巴、蜀、鳖、鳛等邦国。战国时期为夜郎属地。西汉朝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夜郎归汉,始有农耕,史称“林木慰荟、田畴丰美、盖奥区也”,西汉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置犍为郡,郡治鳖县,即在今遵义市中心城区附近。汉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于夜郎地置牂柯郡,作为邦国存在了二百五十多年的“夜郎国”之名从此消失。此后,作为郡县行政建制的的“夜郎郡”、“夜郎县”之名曾多次出现,唐朝贞观十三年己亥(己亥,公元63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今古夜郎国且兰之地置播州,唐贞观十六年(壬寅,公元642年)所置的夜郎县,在今桐梓县境,为珍州的治所。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珍州置的夜郎郡,治所即在这个夜郎县。唐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诗仙李白被“长流夜郎”就是在该地区。唐朝乾符三年丙申(丙申,公元876年),杨端率军击败占据播州的南诏政权,自立为主。夜郎县之名到五代时期废除。北宋太祖乾德三年(乙丑,公元965年),杨实献开始割据播州地区,以土司世领播州。北宋朝大观二年(戊子,公元1108年),播州首领杨光荣、杨文贵各献其地附宋,分别置播州和遵义军。北宋时期复置,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又废,计先后存废达四百八十年。北宋朝宣和三年(辛丑,公元1121年)废播州为城,隶南平军;废遵义为砦,隶珍州,此后中国历史上再没有出现“夜郎”郡县之名,而播州之名,历经五代、宋、元到明朝末叶,存在了九百六十二年,所以人们常习惯用“播州”来代称古代的遵义。南宋嘉熙三年(己亥,公元1239年)复设播州安抚司。元朝至元十二年(乙亥,公元1275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招抚。元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7年),杨邦宪以播州、珍州、南平军地降,仍置播州安抚司,以杨邦宪为绍庆、珍州、南平等处宣抚司充播州安抚使。杨邦宪卒,子汉英袭职,赐名赛因不花。元至元二十八年(辛卯,公元1291年)升为播州宣抚司,隶属于四川行省。元至元二十九年(壬辰,公元1292年)以赴京取道湖广为便,改隶湖广行省。宣抚司驻地在今贵州遵义,统辖黄平府、南平綦江、珍州思宁、旧州草塘等十九个长官司和诸峒寨。其时辖地大致相当今贵州遵义市、瓮安、黄平、凯里、湄潭、余庆、金沙、仁怀、习水、赤水、桐梓、绥阳、正安、道真以及四川綦江等县地区。元大德五年(辛丑,公元1301年),水西蛇节和水东宋隆济因不满元廷征发,联合各部起义,元发思州、播州兵讨伐。元大德七年(癸卯,公元1303年),元军擒杀蛇节、宋隆济。杨汉英因功进资德大夫,子孙承袭其职。元至正二十三年(癸卯,公元1363年)附明玉珍,明朝洪武五年(壬子,公元1372年)降归明朝,明洪武六年(癸丑,公元1373年)升为播州宣慰司。明万历二十八年(庚子,公元1600年),明神宗平杨应龙反叛即“平播之役”后,取消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于次年分播州地为二,改设遵义府属四川,平越府属贵州。自唐朝末年杨端据播州始,至明万历中期杨应龙止,凡二十九世,七百二十五年,期间保疆垦土,屡有战功。七百多年间中原及四川地区历经五代十六国之乱、金人之乱、蒙人铁骑统治、元末大乱,而播州之境岿然,巴蜀流民多归附。清朝雍正五年(丁未,公元1727年),遵义府由四川省划归贵州省管辖。直到民国初年,废除“府”的建制。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贵州省设十一个行政督察区,黔北十余县为第五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遵义解放,“第五行政督察区”改为遵义专区,后称遵义地区,为省政府派出机构,并以原遵义县城区为基础新建遵义市。此后的数十年间,遵义地区领辖的县市曾有少许变动。199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遵义地区改建为遵义市,原遵义市改建为红花岗区,原遵义地区领辖的县、自治县即归新建的遵义市领辖;赤水市、仁怀市为省辖市,由遵义市代管。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由红花岗区和遵义县北部划出部分地区,在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新成立汇川区。至此,全市共辖两区、两市、八县和两个民族自治县,即:红花岗区、汇川区、赤水市、仁怀市、遵义县、桐梓县、绥阳县、正安县、凤冈县、湄潭县、余庆县、习水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古称“太原”有二:①商末周初的太原又称“大原”,故址在周之西鄙泾洛之北,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北部地区,中心区域在固原市古大原城遗址一带。西周初期,周穆王出兵讨伐西戎,曾一度打到太原,即指该地区。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张掖郡:古称甘州。张掖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历史悠久,据在市境内黑水国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等文物证明,早在上古时代,人类就在这里过着狩猎、游牧的生活。张掖在远古属雍州之地,夏商时为羌族所居。周时,戎、狄两族在这里居处,春秋战国时期乌孙、月氏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战国时建立城邑,修筑长城,今张掖一带还留有秦长城遗址。后乌孙被月氏赶走迁逃新疆的伊犁,张掖归“控弦者可一二十万”的月氏族所属。月氏都城(今甘肃民乐永固城)与昭武城(今甘肃临泽)当年同是月氏聚居在黑河两岸的中心城市。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21年)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北朝西魏政权改为甘州。隋朝时期恢复郡制。唐朝初期设州。元朝时期置甘州路。明朝时期设甘州卫。清朝时期为甘州府。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置张掖县并一直沿用至1985年撤县设市。

东平堂:以望立堂。

牂柯堂:以望立堂,亦称播州堂、遵义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张掖堂:以望立堂,亦称甘州堂、甘凉堂。

一、(闡)chǎ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辛集、山西之临汾、云南之通海等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姓氏词典》注云:“以地名为姓氏。阐,春秋地名,故址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

二、(闡)

综合:

源出不详。隋唐时敦煌地区已有此姓。亦见《新编千家姓》。福建泰宁、江苏武进、四川汉源等地均有此姓。

历史名人

郡望

东平郡:西汉宣帝甘露二年(己巳,公元前52年),改大河郡为东平国。南朝宋改为郡,治所在无盐(今山东东平)。辖七县,包括今山东济宁、东平、汶上、梁山、泰安等地。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废黜。北宋朝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以郓州为东平府,治所在须城(今山东东平)。明、清两朝为州。民国时期废州改为县。

牂柯郡:亦称播州,即今贵州省的遵义地区。古代时期,为西南部的一个割据政权,公元前八~前五世纪前后的春秋时期,现在的遵义市所辖地域,先后或分别属于牂柯、巴、蜀、鳖、鳛等邦国。战国时期为夜郎属地。西汉朝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夜郎归汉,始有农耕,史称“林木慰荟、田畴丰美、盖奥区也”,西汉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置犍为郡,郡治鳖县,即在今遵义市中心城区附近。汉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于夜郎地置牂柯郡,作为邦国存在了二百五十多年的“夜郎国”之名从此消失。此后,作为郡县行政建制的的“夜郎郡”、“夜郎县”之名曾多次出现,唐朝贞观十三年己亥(己亥,公元63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今古夜郎国且兰之地置播州,唐贞观十六年(壬寅,公元642年)所置的夜郎县,在今桐梓县境,为珍州的治所。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珍州置的夜郎郡,治所即在这个夜郎县。唐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诗仙李白被“长流夜郎”就是在该地区。唐朝乾符三年丙申(丙申,公元876年),杨端率军击败占据播州的南诏政权,自立为主。夜郎县之名到五代时期废除。北宋太祖乾德三年(乙丑,公元965年),杨实献开始割据播州地区,以土司世领播州。北宋朝大观二年(戊子,公元1108年),播州首领杨光荣、杨文贵各献其地附宋,分别置播州和遵义军。北宋时期复置,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又废,计先后存废达四百八十年。北宋朝宣和三年(辛丑,公元1121年)废播州为城,隶南平军;废遵义为砦,隶珍州,此后中国历史上再没有出现“夜郎”郡县之名,而播州之名,历经五代、宋、元到明朝末叶,存在了九百六十二年,所以人们常习惯用“播州”来代称古代的遵义。南宋嘉熙三年(己亥,公元1239年)复设播州安抚司。元朝至元十二年(乙亥,公元1275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招抚。元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7年),杨邦宪以播州、珍州、南平军地降,仍置播州安抚司,以杨邦宪为绍庆、珍州、南平等处宣抚司充播州安抚使。杨邦宪卒,子汉英袭职,赐名赛因不花。元至元二十八年(辛卯,公元1291年)升为播州宣抚司,隶属于四川行省。元至元二十九年(壬辰,公元1292年)以赴京取道湖广为便,改隶湖广行省。宣抚司驻地在今贵州遵义,统辖黄平府、南平綦江、珍州思宁、旧州草塘等十九个长官司和诸峒寨。其时辖地大致相当今贵州遵义市、瓮安、黄平、凯里、湄潭、余庆、金沙、仁怀、习水、赤水、桐梓、绥阳、正安、道真以及四川綦江等县地区。元大德五年(辛丑,公元1301年),水西蛇节和水东宋隆济因不满元廷征发,联合各部起义,元发思州、播州兵讨伐。元大德七年(癸卯,公元1303年),元军擒杀蛇节、宋隆济。杨汉英因功进资德大夫,子孙承袭其职。元至正二十三年(癸卯,公元1363年)附明玉珍,明朝洪武五年(壬子,公元1372年)降归明朝,明洪武六年(癸丑,公元1373年)升为播州宣慰司。明万历二十八年(庚子,公元1600年),明神宗平杨应龙反叛即“平播之役”后,取消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于次年分播州地为二,改设遵义府属四川,平越府属贵州。自唐朝末年杨端据播州始,至明万历中期杨应龙止,凡二十九世,七百二十五年,期间保疆垦土,屡有战功。七百多年间中原及四川地区历经五代十六国之乱、金人之乱、蒙人铁骑统治、元末大乱,而播州之境岿然,巴蜀流民多归附。清朝雍正五年(丁未,公元1727年),遵义府由四川省划归贵州省管辖。直到民国初年,废除“府”的建制。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贵州省设十一个行政督察区,黔北十余县为第五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遵义解放,“第五行政督察区”改为遵义专区,后称遵义地区,为省政府派出机构,并以原遵义县城区为基础新建遵义市。此后的数十年间,遵义地区领辖的县市曾有少许变动。199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遵义地区改建为遵义市,原遵义市改建为红花岗区,原遵义地区领辖的县、自治县即归新建的遵义市领辖;赤水市、仁怀市为省辖市,由遵义市代管。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由红花岗区和遵义县北部划出部分地区,在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新成立汇川区。至此,全市共辖两区、两市、八县和两个民族自治县,即:红花岗区、汇川区、赤水市、仁怀市、遵义县、桐梓县、绥阳县、正安县、凤冈县、湄潭县、余庆县、习水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古称“太原”有二:①商末周初的太原又称“大原”,故址在周之西鄙泾洛之北,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北部地区,中心区域在固原市古大原城遗址一带。西周初期,周穆王出兵讨伐西戎,曾一度打到太原,即指该地区。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张掖郡:古称甘州。张掖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历史悠久,据在市境内黑水国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等文物证明,早在上古时代,人类就在这里过着狩猎、游牧的生活。张掖在远古属雍州之地,夏商时为羌族所居。周时,戎、狄两族在这里居处,春秋战国时期乌孙、月氏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战国时建立城邑,修筑长城,今张掖一带还留有秦长城遗址。后乌孙被月氏赶走迁逃新疆的伊犁,张掖归“控弦者可一二十万”的月氏族所属。月氏都城(今甘肃民乐永固城)与昭武城(今甘肃临泽)当年同是月氏聚居在黑河两岸的中心城市。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21年)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北朝西魏政权改为甘州。隋朝时期恢复郡制。唐朝初期设州。元朝时期置甘州路。明朝时期设甘州卫。清朝时期为甘州府。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置张掖县并一直沿用至1985年撤县设市。

东平堂:以望立堂。

牂柯堂:以望立堂,亦称播州堂、遵义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张掖堂:以望立堂,亦称甘州堂、甘凉堂。

一、(闡)chǎ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辛集、山西之临汾、云南之通海等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姓氏词典》注云:“以地名为姓氏。阐,春秋地名,故址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

二、(闡)

综合:

源出不详。隋唐时敦煌地区已有此姓。亦见《新编千家姓》。福建泰宁、江苏武进、四川汉源等地均有此姓。

姓氏源流

一、(闡)chǎ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辛集、山西之临汾、云南之通海等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姓氏词典》注云:“以地名为姓氏。阐,春秋地名,故址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

二、(闡)

综合:

源出不详。隋唐时敦煌地区已有此姓。亦见《新编千家姓》。福建泰宁、江苏武进、四川汉源等地均有此姓。

堂号

东平郡:西汉宣帝甘露二年(己巳,公元前52年),改大河郡为东平国。南朝宋改为郡,治所在无盐(今山东东平)。辖七县,包括今山东济宁、东平、汶上、梁山、泰安等地。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废黜。北宋朝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以郓州为东平府,治所在须城(今山东东平)。明、清两朝为州。民国时期废州改为县。

牂柯郡:亦称播州,即今贵州省的遵义地区。古代时期,为西南部的一个割据政权,公元前八~前五世纪前后的春秋时期,现在的遵义市所辖地域,先后或分别属于牂柯、巴、蜀、鳖、鳛等邦国。战国时期为夜郎属地。西汉朝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夜郎归汉,始有农耕,史称“林木慰荟、田畴丰美、盖奥区也”,西汉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置犍为郡,郡治鳖县,即在今遵义市中心城区附近。汉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于夜郎地置牂柯郡,作为邦国存在了二百五十多年的“夜郎国”之名从此消失。此后,作为郡县行政建制的的“夜郎郡”、“夜郎县”之名曾多次出现,唐朝贞观十三年己亥(己亥,公元63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今古夜郎国且兰之地置播州,唐贞观十六年(壬寅,公元642年)所置的夜郎县,在今桐梓县境,为珍州的治所。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珍州置的夜郎郡,治所即在这个夜郎县。唐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诗仙李白被“长流夜郎”就是在该地区。唐朝乾符三年丙申(丙申,公元876年),杨端率军击败占据播州的南诏政权,自立为主。夜郎县之名到五代时期废除。北宋太祖乾德三年(乙丑,公元965年),杨实献开始割据播州地区,以土司世领播州。北宋朝大观二年(戊子,公元1108年),播州首领杨光荣、杨文贵各献其地附宋,分别置播州和遵义军。北宋时期复置,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又废,计先后存废达四百八十年。北宋朝宣和三年(辛丑,公元1121年)废播州为城,隶南平军;废遵义为砦,隶珍州,此后中国历史上再没有出现“夜郎”郡县之名,而播州之名,历经五代、宋、元到明朝末叶,存在了九百六十二年,所以人们常习惯用“播州”来代称古代的遵义。南宋嘉熙三年(己亥,公元1239年)复设播州安抚司。元朝至元十二年(乙亥,公元1275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招抚。元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7年),杨邦宪以播州、珍州、南平军地降,仍置播州安抚司,以杨邦宪为绍庆、珍州、南平等处宣抚司充播州安抚使。杨邦宪卒,子汉英袭职,赐名赛因不花。元至元二十八年(辛卯,公元1291年)升为播州宣抚司,隶属于四川行省。元至元二十九年(壬辰,公元1292年)以赴京取道湖广为便,改隶湖广行省。宣抚司驻地在今贵州遵义,统辖黄平府、南平綦江、珍州思宁、旧州草塘等十九个长官司和诸峒寨。其时辖地大致相当今贵州遵义市、瓮安、黄平、凯里、湄潭、余庆、金沙、仁怀、习水、赤水、桐梓、绥阳、正安、道真以及四川綦江等县地区。元大德五年(辛丑,公元1301年),水西蛇节和水东宋隆济因不满元廷征发,联合各部起义,元发思州、播州兵讨伐。元大德七年(癸卯,公元1303年),元军擒杀蛇节、宋隆济。杨汉英因功进资德大夫,子孙承袭其职。元至正二十三年(癸卯,公元1363年)附明玉珍,明朝洪武五年(壬子,公元1372年)降归明朝,明洪武六年(癸丑,公元1373年)升为播州宣慰司。明万历二十八年(庚子,公元1600年),明神宗平杨应龙反叛即“平播之役”后,取消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于次年分播州地为二,改设遵义府属四川,平越府属贵州。自唐朝末年杨端据播州始,至明万历中期杨应龙止,凡二十九世,七百二十五年,期间保疆垦土,屡有战功。七百多年间中原及四川地区历经五代十六国之乱、金人之乱、蒙人铁骑统治、元末大乱,而播州之境岿然,巴蜀流民多归附。清朝雍正五年(丁未,公元1727年),遵义府由四川省划归贵州省管辖。直到民国初年,废除“府”的建制。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贵州省设十一个行政督察区,黔北十余县为第五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遵义解放,“第五行政督察区”改为遵义专区,后称遵义地区,为省政府派出机构,并以原遵义县城区为基础新建遵义市。此后的数十年间,遵义地区领辖的县市曾有少许变动。199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遵义地区改建为遵义市,原遵义市改建为红花岗区,原遵义地区领辖的县、自治县即归新建的遵义市领辖;赤水市、仁怀市为省辖市,由遵义市代管。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由红花岗区和遵义县北部划出部分地区,在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新成立汇川区。至此,全市共辖两区、两市、八县和两个民族自治县,即:红花岗区、汇川区、赤水市、仁怀市、遵义县、桐梓县、绥阳县、正安县、凤冈县、湄潭县、余庆县、习水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古称“太原”有二:①商末周初的太原又称“大原”,故址在周之西鄙泾洛之北,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北部地区,中心区域在固原市古大原城遗址一带。西周初期,周穆王出兵讨伐西戎,曾一度打到太原,即指该地区。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张掖郡:古称甘州。张掖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历史悠久,据在市境内黑水国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等文物证明,早在上古时代,人类就在这里过着狩猎、游牧的生活。张掖在远古属雍州之地,夏商时为羌族所居。周时,戎、狄两族在这里居处,春秋战国时期乌孙、月氏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战国时建立城邑,修筑长城,今张掖一带还留有秦长城遗址。后乌孙被月氏赶走迁逃新疆的伊犁,张掖归“控弦者可一二十万”的月氏族所属。月氏都城(今甘肃民乐永固城)与昭武城(今甘肃临泽)当年同是月氏聚居在黑河两岸的中心城市。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21年)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北朝西魏政权改为甘州。隋朝时期恢复郡制。唐朝初期设州。元朝时期置甘州路。明朝时期设甘州卫。清朝时期为甘州府。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置张掖县并一直沿用至1985年撤县设市。

东平堂:以望立堂。

牂柯堂:以望立堂,亦称播州堂、遵义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张掖堂:以望立堂,亦称甘州堂、甘凉堂。

一、(闡)chǎ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辛集、山西之临汾、云南之通海等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姓氏词典》注云:“以地名为姓氏。阐,春秋地名,故址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

二、(闡)

综合:

源出不详。隋唐时敦煌地区已有此姓。亦见《新编千家姓》。福建泰宁、江苏武进、四川汉源等地均有此姓。